查看原文
其他

他叫冯品毅,河北大名人,19岁参加五四运动痛打章宗祥,将革命火种传递到直南豫北,牺牲时却只有30岁...

你身边的 邯郸共青团 2022-08-08


1900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

大名县南冯

14岁考入直隶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8岁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岁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20岁追随李大钊

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21岁翻译完成《劳动世界》一书,

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23岁成立河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26岁回到家乡大名播撒革命火种,

27岁参加南昌起义

……


他的名字叫冯品毅

(原名冯庆升,字品毅,又字比翼),

是中共早期革命家,

直南、豫北一带

早期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图为冯品毅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1919年2月,

北高师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今北京师范大学)

出现了一个类似勤工俭学的

半工半读的学生互助团体工学会

冯品毅和他的同班同学

段哲人、王书薪(王虞传)、耿肇璘

同时加入了这个进步组织。

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做着

石印、打字、雕刻、照像

以及贩卖书报、文具等工作,

他们省吃俭用、缩食节衣,

把省下的钱资助贫困的同学。


1919年5月,

划时代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

冯品毅和北高师的同学

不仅到天安门集会游行,

还参与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爱国壮举。


图为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图源:团史展览馆


冯品毅和北高师的同学,

率先冲进曹府焚烧了曹宅,

后在宅外一个地方意外地碰到章宗祥。

因冯品毅日常爱在照像馆橱窗前

观看名人照片,

对章宗祥等人的面目早已默记在心。

此时一见,

怒火顿起,

他一边呼喊章宗祥的名字,

一边和同学们用游行小旗的木棍

狠劲地朝他头上打去,

直打得章宗祥头破血流、几乎丧生。


图为示威学生愤怒冲向赵家楼

图源:团史展览馆


受五四运动熏陶,

他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

经常和同学一起阅读

《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

逐渐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图为《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发表李大钊的文章《青春》 愉泓 摄
图源:共青团中央


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冯品毅加入了

李大钊于1920年3月在北京秘密发起组织的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并在该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

他和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一道,

艰难地进行社会实践。


图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合影

图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1921年

他在李大钊的亲自指导下,

翻译完成英国工党理论家柯尔所著

《劳动世界》一书。



图为冯品毅所译《劳动世界》一书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当译稿以冯品毅的名字

在《晨报副镌》上分102次连载发表后,

受到李大钊的特别重视。

李大钊说:

“中国需要马列主义,

也需要这样的进步思想。”


图为李大钊

图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通过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近日所发现的两封书信,

我们了解到,

在《劳动世界》译本问世前,

冯品毅还因患病导致生活困难,

受到过李大钊同志的多次帮助。


图为新凯致李大钊书信原文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图为李大钊致孙伏庐的书信(1922年4月5日)原文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在1922年下半年,

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第二年,

冯品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当时,全国仅有共产党员195名。


1923年,

冯品毅由北高师毕业后,

肩负着中共中央和团中央交给的

一项重要任务,

将信仰的火种带往河南开封,

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英语教员的公开身份,

接触进步青年教员和学生,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他到河南省立一师后,

一边积极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

一边还注意深入到青年学生和工人中

了解情况、发展党员。

建立了河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团支部,

并担任团支部书记。

该团支部受团中央领导,

此后开封成为河南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他除认真教课,

还讲时事、讲马列主义,

发动进步学生组建学生会、“青年学社”等,

开展马列主义的讨论,

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理论。

为给进步学生提供活动场所,

他把自己宿舍外间作为阅览室,

购买革命书刊,

引导青年阅读。


图为冯品毅给时任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写信汇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组织及开封社会情况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1925年,

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河南省城,

开封一师全体师生在校集会,

冯品毅作关于惨案情况的报告。


6月25日,

开封举行有10万余人参加的

沪、汉惨案全国致哀活动大会,

冯品毅任副总指挥,

领导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全市罢工、罢课、罢市

的声援活动,

引领觉醒青年

发出反帝爱国的呐喊。


图为“五卅惨案”后,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抗议游行
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1925年7月8日,

团开封地委成立

并代行中共豫陕区党委的职责,

王若飞任区委书记,

冯品毅任区委宣传委员。

当时开封有团员40人,

冯品毅十分重视对团员、青年进行培训教育。

他利用暑假期间给留在开封的学生举行暑期讲习会,

除聘请王若飞讲演《帝国主义与唯物史观》,

还邀请了李大钊、萧楚女到开封讲演。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萧楚女

图源:共青团中央


1926年8月,

开封政治形势恶化,

我党、团的活动在开封一带

也随政局变化暂转入地下。

冯品毅应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校长谢台臣之邀,

暑期由开封回大名,

在七师学校任英语教员。


图为七师教工宿舍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图为七师范校园环境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他利用课上课下一切场所,

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宣传北伐、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宣传中国将来必定实现共产主义的道理,

包括校领导谢台臣在内的全校师生深受影响。

校图书馆还购进大批革命书刊,

供广大师生研读。


图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生所读《新青年》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后来在《大名县志》中,

还有“民国十三年(实为十五年)八月,

由第七师范教员大名冯品毅君之鼓吹革命

……学生思想顿为一变”的记载。


图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第八班毕业师生合影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经过冯品毅三个多月的辛勤工作,

大名七师

由传播“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教育场所,

变成了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阵地。

这为我党、团组织在七师的建立,

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26年10月的一个夜晚,

因党组织工作安排,

3天之后将离任的冯品毅,

收到了学生赵纪彬和刘大风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如能介绍我们入党,

则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读罢来信当晚,

冯品毅就介绍赵纪彬和刘大风,

以及他们的同班好友李大山,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天,

学生成润、吴益普也入了党。


图为冯品毅带领学生入党场景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1926年11月初,

在冯品毅的帮助下,

大名七师接上了组织关系,

秘密建立起党、团两个特别支部,

刘大风任党特别支部书记,

成润任团特别支部书记,

大名七师党、团组织正式诞生。


图为中共七师党团组织人员结构图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图为1932年春七师部分学生在大名合影。前排左起:林恒非、冯洋舟、李大山、赵纪彬、崔光照、司宗文,后排左起:呼庆合、李蕴玉、 李青阳、杜海客。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在党的领导下,

大名七师党组织发展迅速,

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

先后发展党员31名,

连同在校外加入中共党组织后

到大名七师工作和学习的党员师生,

校内1927年7月以前入党的中共党员共有42名。


一所远离大城市的中等师范学校竟有42名党员,

这在当时全国并不多见。

根据中国共产党各时期人数统计表记载,

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

全国党员尚不足10000人。


图为1933年七师部分党团员和进步学生合影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冯品毅离开学校后到1930年春,

大名七师党团员师生和党的外围组织

“反帝大同盟”等成员加在一起,

已约占全校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

在校外,

大名七师党员先后在大名(含今魏县)、

南乐、沙河、磁县等20余县创建党的组织,

大名七师成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


图为中共七师党组织向校外发展示意图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1926年11月,

在北伐战争胜利开展的形势下,

冯品毅由大名回到开封。

次年初,

他到了上海黄埔路一号苏联领事馆,

因会英语,

化名马恕为共产国际第三国际驻上海的

代表鲍罗廷等做翻译工作。


不久,

根据我党工作需要,

作为蔡廷锴部党代表开赴江西。

南昌起义失败,

被蔡“礼送出境”,

回到河南,病在信阳。

这时由友人和他的学生护送

由河南回到大名家乡南冯庄。


图为南昌起义参加者部分名录
供图: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但他和我党的联系没有中断。

大名一带党的负责人刘大风、成润等同志,

不断向他介绍直南革命形势,

让他阅读党的文件。

他在沉闷中受到鼓舞,

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1928年夏至1929年夏

他又回到当年战斗成长的故地北京,

先后在西城区丰民中学等校任教,

一边教书一边仍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夏,

冯品毅由北京到正定七中任教,

他利用一些合法的场所

如“纪念五四爱国运动”会议上,

宣传反对新旧军阀的爱国思想,

并和史地教员郭飞天合作

从事俄国大革命史的文字翻译工作。


图为冯品毅画像

图源:学习强国


即使在逆境中,

他也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然而就在1930年的暑假,

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因公再度赴京,

当携妻子和子女乘火车行至房山县境琉璃河车站时,

为给子女下车找水,

被敌人特务盯梢。

当他端水上车时火车开动,

敌人向他开枪,

冯品毅摔下火车壮烈牺牲,

年仅30岁

……


30年匆匆一程,

风华正茂的岁月,

他和我们一样年轻。

但冯品毅犹如一颗青春的火种,

落到哪里哪里就会点燃一片

革命的星星之火。

他的革命业绩将永载史册,

炳彪千秋!


(点开视频划到28分45秒 这里有冯品毅的青春)



END

来源:邯郸共青团(ID:HDTW3113222)综合整理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团史展览馆、共青团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问:王培杰
支持: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 共青团大名县委
编辑 春日 | 初审 枫 | 复审 软糖 | 终审 七里香

 点亮“在看”,缅怀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